财务人如何应对智能财务时代来临? 《中国会计报》专访“智能财务师”项目总顾问刘勤
2019中国智能财税管理高峰论坛
刘勤总顾问主讲《智能时代财务人何处去?》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智能财务师”证书项目总顾问刘勤教授接受《中国会计报》专访,刊载于《中国会计报》11月29日第七版
二十一世纪,是人工智能时代。智能财务正在大步伐走入财会行业。对于智能财务的研究,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专门成立了智能财务研究中心。作为该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智能财务师”证书项目总顾问刘勤教授对智能财务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在采访中他告诉记者,将为发展人机协同共生的智能财务管理模式一直努力。 2018年,刘勤与他指导的博士后杨寅发表了一篇名为《智能财务的体系架构、实现路径和应用趋势探讨》的论文。在该文章中,作者对智能财务做了相关定义和框架设计。 谈到撰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刘勤告诉记者,当时智能财务正逐步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但理论界有关智能财务的内涵、外延、发展路径等都没有权威的定义,有关概念模糊不清。因此,作者尝试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试图对智能财务给出自己的理解。 此外,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当时正在对会计专业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研讨,他希望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融入一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内容,这需要清晰地认识智能财务与传统的会计和财务之间的关系,以便指导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同时,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会计信息化工作团队当时正在酝酿成立智能财务研究中心这个平台,需要对智能财务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以便划定该中心的研究边界。 在他看来,智能财务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发展方向和路径还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需要根据实务的发展情况进行持续的迭代研究。 刘勤对智能财务的发展十分关注。一年来,无论是实务领域还是研究教育领域,智能财务都有不俗成绩。 从已掌握的信息来看,智能财务的发展,在研究和教育领域的变化要大于在实务领域的变化。刘勤表示,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实务发展需要较长的产品研发和系统建设周期,需要更多的人力和资金的投入,以及必要的组织和流程的变革,因而具有相对的滞后性。 种种现象表明,智能财务的发展已引起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的广泛关注。 智能财务在教育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如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院校,均在本科或研究生层次新开设了智能财务方向的专业教育课程。同时,以智能财务为主题的大型论坛明显多于往年。此外,有关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知识图谱、神经网络、人脸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在财务领域的应用论文和图书显著增长。 在实务领域,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的研发和应用进展迅速。这也是较为成熟、部署时间较短、投入产出较大、应用场景广泛、业务得到广泛认可的产品。有关RPA的软件供应商如雨后春笋,同时也成为资本市场的投资热点之一。 “尽管很多人认为RPA并非真正的人工智能技术,但随着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自然语言理解、复杂图像识别等应用场景在RPA中比例的增加,具有智能化特点的第三代和第四代RPA已经出现,因而RPA成为智能财务的热点领域。”刘勤表示。 虽然目前来看,相对RPA,知识图谱、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的应用进展还不够显著。但刘勤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或许就在未来的两三年之内,这些技术就会在财务领域有重大的应用突破,可能会诞生出类似于财务机器人这样有巨大影响力的产品。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深度分析报告》,代表人工智能理论水平的AI算法(如深度学习框架)研究,美欧机构一直走在前面,中国大多数人工智能企业目前还缺少原创性算法。此外,在代表算力的图形处理器(GPU)研发和代表数据支撑能力的公共数据集建设方面,中外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然而,在与智能财务相关的图像识别、生物特征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等方面的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中国却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在论文发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人才培养方面,中国也在逐步逼近美国等先进国家。 刘勤认为,由于当前的人工智能企业将主要的应用领域聚焦在医疗健康、金融、商业、教育和安防等领域,真正投入到企业财务这个“小众应用领域”的企业并不多。因而,中外智能财务的应用基本都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目前差距并不显著,或许在部分应用领域中国还会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 另一方面,据刘勤介绍,根据智能财务研究中心的中国企业财务智能化现状调查发现,在中国的欧美外资企业已使用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数量(平均5.68个)和一些典型财务管理模块(如合同管理、发票管理、会计档案管理、会计核算、合并报表、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等)的智能化程度都要显著高于其他类别的所有制企业。这也间接地体现了中外企业的智能化应用水平的差异。 为了更深入地对智能财务进行研究,2018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联合中石油财务共享中心、金蝶软件、元年科技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智能财务研究中心。 刘勤希望,可以借助该中心逐步搭建起一个开放式的高端研究平台,吸引国内外具有相同愿景的机构加入,共同探索智能财务发展中的重大课题,创造全新的智能财务产品和服务,培育智能财务的最佳应用实践,培养智能财务管理人才等。 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中心一方面不断扩大智能财务研究平台的规模,陆续吸引了IM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艺赛旗RPA公司、中兴新云、科大讯飞、用友网络等业界著名的协会和公司加入中心,成为新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初步组建了由70余名院内外专家组成的兼职研究人员队伍,发布了15个重点研究课题,内容涉及核心技术、应用场景、转型机制、风险管控、能力框架、人才培养等方面。其中,11个课题顺利立项并完成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将很快发布。 在刘勤的设想中,他致力将其打造成中国最知名的智能财务研究力量之一。为此,将继续坚持开放和合作的发展理念,不断扩大中心的规模,吸引更多的IT公司、咨询公司、应用企业、高等院所等成为合作伙伴,吸引更多的学者和实务专家进入中心研究人员团队,通过举办智能财务论坛发布研究成果。 虽然真正意义的智能财务时代到来尚需时日,仍有会计人开始忧虑。 究其原因,是很多人认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一定会使基层的会计人员最终失去立足之本,被迫转入其他工作岗位。因此,对智能财务的发展忧心忡忡,对新技术的应用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尽管变革者认为历史的车轮不会因某个群体的意志而放慢脚步,但从感情上,我们还是不愿意一些学习能力不足的同行因其止步自己的工作生涯。”作为一个竭力推动智能财务发展的学者,刘勤表示,“特别期望能找到让人类工作者和计算机都能发挥其长处的、一个理想的人机协同共生的智能财务管理模式,让不同层级的会计人员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岗位,既满足大幅提升这个行业工作效率的需求,又不至于违反我们一贯坚守的伦理道德。” 要构建这样一个理想的模式并不容易。刘勤告诉记者,这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需要政企学研商社会各界共同的不懈努力,在组织分工、流程配套、系统建设、风险管控、成本收益和伦理安全等方面进行持续的协同探索。同时,需要广大的会计人员能以积极的心态拥抱智能财务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这也正是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推出“智能财务师 FAI”证书项目的初衷,其培养目标就是让财务人员具备智能财务系统的规划、建设、应用和操作的能力。
时间:2020-03-25 责任编辑:chenzhifeng1
课程推荐
|
培训课程 |
适合人群 |
培训价格 |
管理会计师 (初级) |
1、《管理会计概论》 |
从事市场、销售、供应链、人事、财务等工作的员工
大专及大专以上经营类专业在校大学生、研究生 |
2260元 购买课程
480元/4门 购买题库
|
2、《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涵盖管理会计基本概念、工具、方法,管理会计创新理念,中国管理会计能力体系与西方管理会计体系的差异 |
3、《预算实务》(含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与分析)
涵盖预算基本知识、年度预算编制与执行、预算制度设计与实施及其与战略联系的各方面知识点,包括程序性、实施指南、预算编制及预算执行和调整等内容,内容重点是全面预算的作用和编制实务。 |
4、《成本管理》(含成本控制方法、成本责任、标准成本系统、作业成本分配等)
涵盖标准成本系统的应用基本知识,成本管理责任体系的建立,成本控制方法和价值工程的基本知识,介绍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思路,内容重点是产品与交付性成本的体系化管理方法。 |
新增实操课程(30学时):《预算实操》、《成本实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