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暴露中国企业“雁尾”地位
日本地震最新消息称第一核电站1-6号机组全部报。但是,如果把目光停留在日本地震本身,那你就错过了很多。
没有什么事件能够像现在这样把一个中国企业发展的短板暴露得如此充分、彻底。在这场地震中,处于全球产业链末端的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弱势处境显露无疑。到底是什么牵绊了中国企业的技术研发?这不禁让人深思。
悲哀的“雁尾”角色
这次地震几乎让每个人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是中国一些企业是如何依赖于日本技术的。
以产业立国的日本在全球商品供给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产品几乎覆盖了全球电子产业链的所有环节,并有着强大的竞争力和大量的市场份额,无论是上游的设备制造、关键原材料,还是中游的芯片、电子元器件制造,或者是下游的终端产品。
但是,如果把镜头拉回中国,就会悲哀地发现在“雁行形态”中,中国企业在一些行业中扮演的只是“雁尾”角色,为“日本制造”承担组装,赚取整个产业链中最微薄的利润。
据了解,我国在硅晶圆、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内存、闪存这样的上游核心产业环节还不具备相应的生产能力,所需产品绝大部分都需进口。
由于日本震后大部分工厂一再推迟恢复生产的时间表,加上电力紧张和糟糕的交通状况,关键零部件无法充足、及时地运抵中国。
汽车、电子行业的相关人员告诉《中国会计报》记者,部分产品存货能够支撑4月份的生产,如果日本方面还是供应不上,中国企业因为核心元器件缺少减缓生产或者停产将成为事实。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生产厂家负责人告诉记者,国产汽车的发动机比之进口发动机就是存在明显差距,曾经有企业自己研发了一款发动机,因投放市场后效果不好而最后作罢。
毋庸置疑的是,像日本、欧美等国家确实拥有传统优势和技术优势,上述厂家负责人说,不得不承认的是,日本、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要早于中国上百年,目前已经步入后工业时代,而中国才刚刚开启工业时代,这种差距是短期内无法弥补的。
研发资金使用不到位或是影响因素
其实,中国企业很多核心技术依赖包括日本在内的国外进口技术,已是无奈的事实。
然而,抛开历史因素,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上是否尽力了呢?答案未必是肯定的。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于增彪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说,与国外相比,我国企业研发的规模和效率都有很大的欠缺。其主要原因一是企业浮躁,追求短期业绩;二是研发部门与财务、生产、销售等部门各自为政,不能组成跨部门研发团队,特别是财务人员因为不懂技术甚至“不敢”过问研发事宜,造成部分研发资金浪费或挪用。
在国外,企业对研发项目有一套完整严密的管理办法,显然,在这方面中国企业不及对方。
于增彪擅长会计管理,他认为财务部门至少从三个方面介入到企业研发过程当中。
首先是确定研发资金的规模,惯例是将研发资金与销售收入挂钩,按销售收入的比例计算研发资金规模。其次是选择项目,就是要请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评价备选项目的成功率。国外选择的研发项目,其成功率都在50%以上。最后是将企 业研发支出与中长期利润和市场开拓挂钩,不能追求眼前利益,更不能“为了上项目而上项目”。
在整个研发过程中,于增彪认为财务部门应该也有可能对研发费用进行预算控制,其关键点就是将研发的事权与研发的财权逐一对应挂钩,真正将研发资金用到研发的刀刃上。
缺乏政策支持或是另一影响因素
中国企业当然有掌握核心技术的愿望,但是企业家们在面对这个问题时要现实得多。
一位财政部派出机构专司查账的检查人员告诉记者,在他检查的企业中,不少都是因为管理层更注重企业的短期利益,而疏忽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考虑,技术研发投入少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
“帽子”第一是国企领导的普遍心态,任期内出业绩是第一要务。尽管国资委采用经济增加值(EVA)对国企进行考核时,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投入,但国企仍然有漏洞可钻,比如将其他费用挤占到研发费用中,进行人为调节。
不过,一位电气类国企财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除开对短期业绩的追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乏足够的研发资金。
很难想象经过改革后的国企现在还面临这样的问题,但事实的确如此。
上述财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技术研发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更多的资金缺口是在将技术转化为生产这一步。而资金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没有相关的政策扶持。目前民营企业可以通过风险投资筹措资金,国企这块因为涉及股权等问题并没有放开。如果民间资本能够参与进来,肯定会促进技术研发以及技术的应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热度极高的关键词,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已经意识到或者是强调技术研发的重要性,但显然任重而道远。资金筹措方面的开拓需要不断地探索。
没有什么事件能够像现在这样把一个中国企业发展的短板暴露得如此充分、彻底。在这场地震中,处于全球产业链末端的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弱势处境显露无疑。到底是什么牵绊了中国企业的技术研发?这不禁让人深思。
悲哀的“雁尾”角色
这次地震几乎让每个人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是中国一些企业是如何依赖于日本技术的。
以产业立国的日本在全球商品供给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产品几乎覆盖了全球电子产业链的所有环节,并有着强大的竞争力和大量的市场份额,无论是上游的设备制造、关键原材料,还是中游的芯片、电子元器件制造,或者是下游的终端产品。
但是,如果把镜头拉回中国,就会悲哀地发现在“雁行形态”中,中国企业在一些行业中扮演的只是“雁尾”角色,为“日本制造”承担组装,赚取整个产业链中最微薄的利润。
据了解,我国在硅晶圆、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内存、闪存这样的上游核心产业环节还不具备相应的生产能力,所需产品绝大部分都需进口。
由于日本震后大部分工厂一再推迟恢复生产的时间表,加上电力紧张和糟糕的交通状况,关键零部件无法充足、及时地运抵中国。
汽车、电子行业的相关人员告诉《中国会计报》记者,部分产品存货能够支撑4月份的生产,如果日本方面还是供应不上,中国企业因为核心元器件缺少减缓生产或者停产将成为事实。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生产厂家负责人告诉记者,国产汽车的发动机比之进口发动机就是存在明显差距,曾经有企业自己研发了一款发动机,因投放市场后效果不好而最后作罢。
毋庸置疑的是,像日本、欧美等国家确实拥有传统优势和技术优势,上述厂家负责人说,不得不承认的是,日本、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要早于中国上百年,目前已经步入后工业时代,而中国才刚刚开启工业时代,这种差距是短期内无法弥补的。
研发资金使用不到位或是影响因素
其实,中国企业很多核心技术依赖包括日本在内的国外进口技术,已是无奈的事实。
然而,抛开历史因素,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上是否尽力了呢?答案未必是肯定的。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于增彪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说,与国外相比,我国企业研发的规模和效率都有很大的欠缺。其主要原因一是企业浮躁,追求短期业绩;二是研发部门与财务、生产、销售等部门各自为政,不能组成跨部门研发团队,特别是财务人员因为不懂技术甚至“不敢”过问研发事宜,造成部分研发资金浪费或挪用。
在国外,企业对研发项目有一套完整严密的管理办法,显然,在这方面中国企业不及对方。
于增彪擅长会计管理,他认为财务部门至少从三个方面介入到企业研发过程当中。
首先是确定研发资金的规模,惯例是将研发资金与销售收入挂钩,按销售收入的比例计算研发资金规模。其次是选择项目,就是要请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评价备选项目的成功率。国外选择的研发项目,其成功率都在50%以上。最后是将企 业研发支出与中长期利润和市场开拓挂钩,不能追求眼前利益,更不能“为了上项目而上项目”。
在整个研发过程中,于增彪认为财务部门应该也有可能对研发费用进行预算控制,其关键点就是将研发的事权与研发的财权逐一对应挂钩,真正将研发资金用到研发的刀刃上。
缺乏政策支持或是另一影响因素
中国企业当然有掌握核心技术的愿望,但是企业家们在面对这个问题时要现实得多。
一位财政部派出机构专司查账的检查人员告诉记者,在他检查的企业中,不少都是因为管理层更注重企业的短期利益,而疏忽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考虑,技术研发投入少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
“帽子”第一是国企领导的普遍心态,任期内出业绩是第一要务。尽管国资委采用经济增加值(EVA)对国企进行考核时,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投入,但国企仍然有漏洞可钻,比如将其他费用挤占到研发费用中,进行人为调节。
不过,一位电气类国企财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除开对短期业绩的追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乏足够的研发资金。
很难想象经过改革后的国企现在还面临这样的问题,但事实的确如此。
上述财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技术研发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更多的资金缺口是在将技术转化为生产这一步。而资金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没有相关的政策扶持。目前民营企业可以通过风险投资筹措资金,国企这块因为涉及股权等问题并没有放开。如果民间资本能够参与进来,肯定会促进技术研发以及技术的应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热度极高的关键词,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已经意识到或者是强调技术研发的重要性,但显然任重而道远。资金筹措方面的开拓需要不断地探索。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
相关文章
日本地震震出中国民营企业内控短板 (2011-04-01 17:04:05) |
受日本地震影响 中国CPI调控面临更大挑战 (2011-03-27 16:20:13) |
关注日本地震后的中国经济:是挑战也是机遇 (2011-03-27 16:13:10) |
5月33家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 共融资54.69亿美元 (2010-06-13 14:28:42) |
欧亚数十国家移动互联网服务将由中国企业提供 (2010-06-02 13:33:51) |
坏财务顾问如何抢劫中国企业家 (2010-05-26 16:18:00) |
“财务顾问”如何抢劫中国企业家 (2010-05-25 14:35:47) |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三大对策 (2010-05-13 21:51:25) |
基于中国企业的实际思考准则革新理念 (2010-04-19 17:02:45) |
发放年终奖的中国企业数上升12% (2010-02-20 15:3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