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题作为最基础最经典的一种题型,在历年申论考试中逢考必出,非常稳定,但由于其概括的材料比较多,而要求的字数又非常少。这样考生组织答案的时候,就会出现要点虽多但非常凌乱的情况,这就要求考生按照一定的角度对内容进行概括,从而实现答案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达到更好的阅卷效果。笔者从历年考题有几种归纳出三大维度,供考生借鉴。
一、主体维度
这一维度要求考生依据材料从国家社会——组织机构——个人家庭等方面概括信息,从而显示要点的层次性。下面以2011年国考地市级第一题1为例进行说明。
“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在“给定材料1”第一段,叙述了民工学校的问题:条件差、地位低。第二段说明公办学校的问题:收费标准高、入学门槛高。第三段阐述了民工子女在学校的问题:生活困难和辍学、受歧视等问题。第四段说明了没有当地户口,无法参加当地高考,即国家制度问题。
在“给定材料2”里又通过大量的数据进一步说明了上述问题:公立学费高、孩子在学校学习受歧视、成绩差等问题。
这样可以根据同类合并的原则对上述要点进行归纳,形成参考答案。
上述要点可以从公办学校、民工学校、民工子女、国家制度等方面进行组织,显示了主体脉络,保证了答案的全面性和条理性。
二、领域维度
这一维度要求考生依据材料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概括信息,显示答案的脉络。下面以2012年国考省部级第一题1为例进行说明。
“给定资料2—6”反映了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请对这些问题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给定材料2、3”叙述了假冒伪劣、恶性竞争等食品安全问题;
“给定材料4”揭示了人性冷漠、互不信任等人际交往中的问题;
“给定材料5”说明了制假售假、缺的炒作等的媒体网络中的问题;
“给定材料6”展示了医疗、教育、行政等方面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
上述要点分别从食品生产、人际交往、媒体网络、艺术医疗教育、社会管理等领域进行归纳,实现了题目条理性的要求。
三、主客维度
这一维度要求考生依据材料从主观——客观或者内因——外因等方面概括信息,从而体现要点的条理性。下面以2011年国考省部级第二题2为例进行说明。
“给定资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给定资料5”前半部分从国家重视投入、王景治理手段多样等方面阐述,体现了治黄工程角度原因,即主观原因。
“给定资料5”后半部分从黄河气候和水文特点等方面叙述,体现了自然地理角度原因,即客观原因。
上述要点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概括,达到了题目条理清楚、全面准确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维度只是我们概括的常见维度,具体作答的依据仍旧是根据材料的特点确定不同的维度,而不是拿着维度去强制分割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