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经济温和复苏的到来
如果只看2013年1-2月份数据,就此来推断宏观经济的复苏程度,接下来到底是不复苏、弱复苏、温和复苏还是积极复苏,必然难以作出决断。在等待形势进一步明朗的同时,该如何客观观察和理解数据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如何看懂新一届政府发展经济的逻辑,对宏观经济是否该更有信心?观察期的投资该如何配置?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自去年三季度末以来,各项经济数据普遍转好,市场对经济复苏形成了共识,对改革红利充满期待。然而2013年前两个月的数据有点低于市场预期。数据显示,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9.9%,同比增速出现意外回落,而同期发电量同比仅增长3.4%,进一步验证实体企业的疲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3%,这也是一个低于正常水平的数据,与我们切身感受到的消费低迷相互印证。通胀数据略高,1月CPI为2%,2月CPI为3.2%。考虑春节假期因素,通胀略微上涨有其合理性,根据对农产品等周度数据的推测,3月通胀数据会回落到3%以下,综合来看短期内通胀是温和的。相对略高的数据还包括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其中出口增速偏高,部分由于之前的基数较低,部分来自于外围经济改善。
另一部分被解读为热钱借道流入国内。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1.2%,略高于一致预期,而其中制造业投资快速下滑,基建和房地产投资仍处于较高水平;1-2月货币供应增速都在15%之上,全社会融资总量同比更是在20%之上,货币政策偏松,信贷支持有保障。
以上数据汇总起来看,数据所反映的信息是夹杂着冲突和矛盾的——我们仍然在复苏的道路上,不过传统的投资带动经济模式依旧,而实体企业和居民消费偏弱。投资需要数据的支持,在经历了一两个季度的确定性数据之后,我们不得不退一步,以理性眼光静待数据的再次明朗。但是经济发展的逻辑却在两会闭幕之时逐步明晰,让我们更有信心远离弱复苏的困惑,坚定地迎接温和复苏的到来。
城镇化是本届政府重要的着力点,提出之后即引发各方讨论和疑虑。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就意味着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要有就业机会的支撑,要有相应的服务保障,需要各项配套改革去推进。如能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能稳住固定资产投资,也能在就业和社会服务方面惠及民生,对消费带来增量。他坦承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并且明确指出要推动民营资本顺利有效地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等领域。我们有理由对此释放的巨大动能欢欣鼓舞,这也必然会带来新的投资增长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关注社会公平公正,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敢于直面城乡、区域两个最大的差距,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逐步提高统筹的层次成为深入改革的趋势。
“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有这样的理念和目标,我们对中国经济前景更多了一份乐观。投资带动中国经济的角色没有变,但是未来可以继续关注城镇化和民营经济带来的增量,而消费作为过去“三驾马车”之中的“短板”,期待能有实质性的提升。
当前情形下,尽管宏观经济的走势需要新的数据来确认,但基于对经济的偏乐观预期,笔者建议资产配置方面稳妥为上,适度提升风险偏好,保持股债大类资产配置的灵活性;纯债类资产提升组合的流动性,适度缩短久期,降低杠杆。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