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0后到90后:首份工资的集体记忆
今年夏天,首批“90后”走上工作岗位,在经历了实习期后,眼下不少人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份正式工资。记者采访比较了从上世纪50年代出生者的首份薪金到现在的“90后”们,透过半个世纪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金钱观发生巨大变化。他们对待第一份工资的态度无一不烙下了很深的时代印记。晒晒大家的第一份工资,品味一下不同时代职场新人的集体回忆,或许会让我们对物欲的掌控更加从容。
“50后”:首份工资用得小心翼翼
在不少人眼中,“50后”是充满磨难的一代,这代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经历过上山下乡,沐浴过改革春风”,幼年或童年时期的“三年自然灾害”,将饥饿的烙印深深留在他们心里;少年时期,政治、阶级、集体主义取代了文化和知识,在他们的青春中画下了不可磨灭又浓墨重彩的一笔。
“50后”的第一份工作大多是国家分配,那个时代的零售业并不发达,没有遍地开花的便利店,也同样不存在时尚品牌云集的百货商场。但经历过贫穷、饥饿的“50后”,却养成了保守的消费习惯,相较于花费,他们更愿意存钱。此外,与兄弟姐妹们共同成长的他们,也较独生子女更懂得分享与给予。
故事:攒钱买点土特产带回家
马师傅1957年出生,初中毕业后分配至崇明农场当木工。当时工友们第一个月的工资都是18元钱,不算太多,“其中9元用来买一日三餐的饭票,这算是吃得比较省的,4元用来买日用品、肥皂等,剩下5元,把它存起来,回家前买点特产带回去。”马师傅告诉记者,当时从崇明来回上海一趟的交通成本是2元8毛,相当于1/6的月收入,因此勤俭的他3个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前,都会买上大包小包鲫鱼、黄鳝等当地土特产带回家,与父母、兄弟姐妹们共享。
“60后”:集体生活下的“私房钱”
“60后”是现在社会的中坚力量,其中有不少人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的首笔工资收入。整体而言,他们对比“50后”,经济有所宽裕、生存压力略小,也没有“70后”、“80后”买房租房的压力;首份工资根据工种有了差异,但整体来说差异不大;在刚刚参加工作时,有的还能享有免费食堂、免费宿舍的待遇。
当然,也有不少家庭的“老大”延续了“50后”贴补家用的习惯。在上海,很多家庭里“大姐”的首份工资贡献给了:母亲的围巾、小妹的毛线、插队落户弟弟的汇款单……
故事:58元26元零存整取
老贾清楚地记得自己拿到第一份工资时的激动:58元——这要感谢他的本科学位,令他的工资等级一下子跃到了跟辛苦工作了一辈子的老爸的同一水平。
“当时我爸跟我说,家里三兄弟大哥在卫生局,小弟在大学当老师,不需要我补贴,让我每月存26元在银行,这样三年以后就有近一千块了。”老贾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自己的第一份工资近一半放到银行当时最流行的“零存整取”账户里。剩下的钱怎么花?老贾清楚地记得,自己在工作的第一年里两件最奢侈的消费——先攒了2个月买了辆自行车,然后再攒了3个月买了个音响。
“70后”:收入差异开始呈现
对于“70后”来说,他们中有不少已经是独生子女。所以首份工资贴补家用的观念开始淡化,而且花钱的选择比起上两代人极大地丰富了:很多人开始攒钱准备继续出国深造;有远见的在家人的帮忙下买了套房,日后证明这一决策无比英明;也有人给自己的电脑升级换代,彻底告别486时代……
故事:名校优势体现在薪金起点上
1976年出生的小吴是独生子。据小吴说,自己小学时的玩伴中,复旦大学毕业的一开始工资就能拿到3000元。像他这样普通本科院校的也就一千多一点。最重要的是:“工作开始挑人了。”小吴回忆,自己拿到的第一份工资虽然只有1200元,但这是每天6点半起床,从通河新村挤95路再转车到城隍庙辛辛苦苦赚来的,“而且如果我不做了,应届大学生多着呢,都在后面排队。”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