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外储考验中国“财”能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巨额外储已成“不能承受之重”。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外储持有量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央行因此背负了沉重的对冲压力,“货币政策几乎受困于外储而丧失了其自身的独立性。”央行人士对此倍感无奈。
更为糟糕的是,尽管央行不断地进行大规模对冲操作,但是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对冲,市场流动性依然非常充裕,而当泡沫涌入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行业,又引发通胀预期。
面对外储膨胀、货币政策受制约的难解局面,如何合理地缓解外储增速、切断基础货币与外储之间的联动,成为近期监管层与业界热议的话题。
外储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
国际收支失衡引致过多外储,从而对货币政策起到牵制作用――这一迹象一直受到宏观调控部门和学界的关注。如此担忧在最近一段时间迅速升温:包括央行、外汇局在内的多位人士或在公开场合或在公开刊物上流露出对我国外储容量过大,增速过快的担忧。
央行行长周小川18日在清华大学坦言,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我国需要的合理水平,外汇积累过多,导致市场流动性过多,增加了央行对冲工作的压力。
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也于日前撰文称:“外储增速不降下来,将会极大地影响当前的物价和房价的调控工作。”
对此,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解释称,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双顺差,加上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导致外汇储备的增长成为基础货币被动投放的主渠道。这就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目前来看,尽管央行采取了公开市场操作、调准备金率等举措来对冲被动投放的货币,但是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对冲。“这样造成的泡沫,即使不流入房地产,也可能流入其他领域。”
央行广州分行副行长徐诺金曾透露,我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中,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例已经从1994年的25%上升到2010年第三季度的94%,货币政策几乎受困于外汇储备而丧失了其自身的独立性。
与此同时,外汇储备的高增长也大幅提高了央行的对冲成本。
央行人士曾给过记者这样一组数据,2000年到2010年底,外汇储备每年增长31.5%,导致投放的人民币(及外汇占款)每年增长29.7%。这么多的货币放出来,就要进行对冲,结果就是货币年均增长15.7%,贷款年均增长15.2%。央行为了对冲由外汇储备增长导致的多投放货币的成本很大。
那么,如何让货币政策脱离外汇储备的制约,徐诺金曾撰文指出,央行可运用外汇平准基金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来调节供求,使汇率在目标范围内波动,彻底切断基础货币和外汇储备之间的联动关系,恢复央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性。
拓宽流出渠道 缓解外储增量
在权威人士看来,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无疑是导致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原因,但是要解决外储增速过快的难题,究其根源,还是要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尤其是拓宽对外投资渠道和投资主体。
管涛日前在最新一期《中国外汇》上撰文表示,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不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临时性措施,而是一项事关长远的制度性安排。
他表示,现行资本管制格局就是造成我国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现阶段,相较于开放资本流入,在开放资本流出方面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
据管涛介绍,目前我国近70%的对外资本输出是官方外汇储备运用。“以外汇储备方式进行的资本输出,有利于集中管理风险,但外汇储备规模大也面临投资市场容量有限、投资风险过于集中、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
因此,他认为不断拓宽对外投资渠道和投资主体,形成更加均衡的资本账户开放格局,应该成为下一阶段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重点。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