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准则建设、趋同、实施与等效
简介:中国会计准则建设、趋同、实施与等效――在2008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大会上的发言
各位会计同仁、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
首先,我向各位来自海内外的来宾和会计同仁们参加本次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大会表示欢迎!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与之趋同的国家或地区日趋广泛,在此背景下,探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其对于完善和发展全球资本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作为新兴和转型经济国家,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会计准则建设、趋同、实施及等效工作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大会选择在北京召开,表明相关会计国际组织以及各国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会计改革的关注和支持。在此,我代表财政部会计司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相关国际组织以及关心和支持中国会计工作的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向参会的来宾和同行们,介绍中国会计准则建设与趋同、实施及等效的有关情况。
一、中国会计准则的建设
从2005年初开始到2006年,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建成了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相适应、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简要回顾中国会计准则的建设历程,我们有以下基本经验和体会和大家分享。
(一)制定会计准则,需要一支会计专业团队
长期以来,财政部会计司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了近40人的会计专业基础扎实的专业团队,其中大部分都具备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国际会计公司等一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同时也具备对中国企业实际情况的了解。2005年初,财政部做出了建立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并与国际准则趋同的决定后,这支专业团队在总结已有会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按照制定准则的应循程序,分期地拟定并印发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
(二)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和大批会计准则咨询专家形成强大的技术支撑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20余名委员和160余名咨询专家来自中国证监会、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会计理论界、会计中介机构以及企业界。在中国会计准则多次征求意见过程中,我们始终保持公开透明的准则征求意见机制,敞开言路,集思广益,充分听取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和咨询专家的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反复修改完善。
(三)根据准则征求意见稿组织模拟测试工作
中国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形成之后,我们选择了部分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对准则征求意见稿进行实地模拟测试。通过模拟测试,了解和掌握新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从而使中国会计准则在坚持国际趋同的同时,能够适应中国的土壤,能够操作执行,并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二、中国会计准则的趋同
多年来,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建立了十分良好的沟通机制与合作关系。在本次中国会计准则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以开放的态度坚持推进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过程
在中国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形成之后,即翻译成英文征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意见。在多次沟通交流的基础上,2005年10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再次派出理事及研究总监和中小主体项目总监专程来京,与中国会计准则专业团队就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问题进行为期近半个月的技术会谈。双方对中国准则与国际准则进行了逐项对比研究,为中国会计准则建设实现趋同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二)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签署了实现趋同的联合声明
2005年11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戴维?泰迪爵士率三位理事及两位总监一行6人来京,与我们举行了高层会谈,针对双方前期工作的结果,深入讨论了中国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中的相关问题,并达成共识。11月8日,双方签署了中国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指出:建立和完善一套全球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中国将趋同作为会计准则制定工作的目标之一,旨在使企业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与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相同,趋同的具体方式由中国确定。中国会计准则除部分长期资产减值转回和国家控制企业关联方认定极少数问题外,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确认了中国特殊情况和环境下的一些会计问题,包括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这些问题上,中国可以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寻求高质量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决方案提供非常有用的帮助。
(三)继续推进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
中国会计准则于2005年建成并实现了国际趋同,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戴维?泰迪爵士率部分理事和研究总监出席了发布会,对中国的会计准则建设趋同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中国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后,我们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联系更加密切。2008年1月,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签署了《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持续趋同工作机制备忘录》,确定了持续趋同工作机制,以进一步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全球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发布实施后,将会保持相对稳定,如果实际工作中出现新的交易或事项需要制定新准则加以规范,或者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新的或修改的准则,中国将根据基本准则并遵循既定的程序,制定必要的具体准则,同时考虑国际趋同的原则要求,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会计准则。
三、中国会计准则的实施
中国会计准则将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中国财政部充分认识到,会计准则的制定固然重要,准则的实施更为关键。对于新兴和转型经济国家的中国而言,实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准则,可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中国财政部与中国证监会等有关方面密切配合,周密安排,在准则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采取了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组织开展大规模的会计准则培训
从2006年7月开始,中国财政部通过三所国家会计学院等培训基地,全面开展了会计准则培训,主要面向全国上市公司、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各级财政部门、相关监管部门和会计学术界等,直接受训人数逾万人。既有普及性培训,又有专题式、高层次的培训;既有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又有适应监管部门、公司负责人的培训;通过多种方式在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培训会计准则,为中国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准则实施后,针对准则实施情况,继续开展会计准则的宣传培训工作。特别是从2007年3月至12月,中国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成功举办了以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的会计知识大赛,通过网上答题全国共有1000多万会计人员参加了此次大赛,会计从业人员参赛率超过70%。以网上答题为基础,组织了全国各省和大型企业集团组成代表队,利用中央电视台进行会计准则比赛,国务院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和财政部谢旭人部长等部领导出席比赛现场,可谓盛况空前,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掀起了学习会计准则的热潮,有力地宣传普及了会计准则,确保准则的贯彻实施。
(二)会计准则实施中的“过程控制”和强化监管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准则的贯彻实施,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吸收中国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国资委和国家税务总局等方面人员,成立了“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为实施中出现的紧急问题提供专家咨询意见并印发解释公告。
我们建立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系统,采用“逐日盯市、逐户分析”的工作方式,加强对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的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和监控,随时与相关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加强沟通和联系,及时解决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中国财政部与中国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监管部门相互配合,联合监管,建立了互动机制,发挥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能,形成了中国会计准则有效实施政府监管的威慑力。
(三)中国会计准则在1570家上市公司得到了有效实施
通过上述系列措施,中国会计准则于2007年在1570家上市公司得到了有效实施。2008年,财政部会计司经过近5个月的艰苦努力,形成了超过2万字的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全面深度分析报告,论证了会计准则有效实施的事实。
1.上市公司较好地实现了准则新旧转换
上市公司披露的《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显示,按新准则调整后的2007年年初股东权益比旧准则股东权益净增加1002.67亿元,增幅仅为2.42%。总体情况基本持平,较好地实现了新旧转换。
2.上市公司全面执行新准则,总体运行平稳
1570家A股(含A+H股)上市公司的2007年年报显示,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18%,净利润同比增长49.56%,净资产同比增长30.96%。分析表明,上市公司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源于营业利润,这与2007年度中国GDP11.9%的增长和财政收入32.4%的增长是协调的,反映了2007年经济的正常增长态势。
3.上市公司境内外差异基本消除
已披露年报的53家A+H股公司,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后的合并净利润总额比按中国会计准则编报的合并净利润总额多290.43亿元,平均差异率为4.69%;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后的合并净资产总额比按中国会计准则编报的合并净资产总额多1086.73亿元,平均差异率为2.84%。这些数据表明,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后,A+H股上市公司境内外差异基本消除,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成效已经显现。
4.进一步对企业会计准则具体项目执行情况分析,表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得到了有效实施
企业会计准则包括38项具体准则,其中新修订的准则16项,新制定的准则22项,涵盖了会计实务中目前已经发生或者能够预见到的经济业务事项。通过对具体准则逐项进行深度分析,各项准则的规定都得到了有效实施,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从2007年开始,在1,570家上市公司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上市公司能够较为恰当地选择会计政策和做出会计估计,并按各项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规定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5.注册会计师按照新准则对上市公司2007年的审计结果基本上为标准审计意见
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有近7000家,其中只有68家会计师事务所能够从事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意见报告。分析表明,1570家上市公司中,有1464家公司的年报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标准审计意见,占比为93.25%,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仅有106家,占比为6.75%。同时,由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99家上市公司中,仅有1家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分析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从另一角度也得出了新准则在上市公司较好地实现了新旧转换和平稳有效实施的结论。
2008年5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专门来华就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并对中国新旧会计准则平稳转换和有效实施给予了充分肯定;之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戴维?泰迪爵士专门致函我部,赞赏中国财政部过去两年来为保证新准则平稳过渡及严格实施所作的努力。
四、中国会计准则的等效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后,中国财政部就开始研究并启动与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等效互认工作,目前取得了积极进展。
――2007年12月6日,中国内地与香港签署了《关于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等效的联合声明》。双方确认,除部分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以及关联方披露两项准则相关内容需调节差异之外,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已实现等效,这将有助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降低筹资成本,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发展。
――早在2005年2月中欧第一次财金对话开始,会计议题就成为会谈内容之一,之后双方就中欧会计等效进行多次深入磋商。2008年4月22日,欧盟委员会就欧盟第三国会计准则等效问题发布正式报告,在2011年底前,欧盟委员会允许中国证券发行者在进入欧洲市场时使用中国会计准则,不需要根据欧盟境内市场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财务报表。这一报告将于2008年9至11月间提交欧洲议会审议,一经批准即为法律。这是中国财政部在中欧财金对话框架下积极推进中欧会计等效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2008年4月18日,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代表团访问美国并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就中美两国会计交流与合作问题签署了《中美会计合作备忘录》,在加强双方会计合作、建立相互交流的工作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与此同时,中美会计合作、趋同与等效也已列为中美经济联合委员会对话的重要议题。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会计准则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世界而言,都是一件大事,它对中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会计准则的建设与趋同、实施及等效,始终得到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以及在座许多国家的关注和支持,再次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次大会这个平台,加强与世界各国在会计领域内全方位的沟通与合作,相互借鉴,不断推动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设和趋同,共同为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司司长 刘玉廷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 刘玉廷 2008-10-18)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