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营企业财务失信不容小视
随着我国经济形式多元化的快速发展,中小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生力军,但由于体制和制度不健全等方面的原因,中小民营企业也暴露出在财务管理上的种种问题和弊端。尤其是民营小企业,其反映在财务管理上的缺陷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缺陷已经制约着我国广大中小民营企业的良好健康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首先,缺乏健全的科学管理模式。管理是一种严谨的科学行为,但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忽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一些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内外环境的关系,普遍存在不重视财务管理,具有随意性的弊端。
中小型的个体和私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往往是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投资者集所有权和经营权于一身,既是企业的投资者,又同时是企业的经营者。企业既不设财务机构,也不设专职会计人员。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科学和有序的财务管理几乎成为空白。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而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素质可以说参差不齐,管理思想和手段也较为落后,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往往缺乏应有的认识分析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
其次,缺乏严谨的财务管理制度。审计资料表明,多数民营企业虽配置会计人员,但未能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资料不实,核算缺乏规范性是它们的通病。民营企业的特点是点多面广,经营内容单一,并且因缺乏日常的主管部门监督,表现在财务管理上的错误和舞弊现象严重。这些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便有,也很难保证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第三,缺乏良好的融资资信。目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吸引金融机构的投资或借款仍然比较困难。融资难和担保难仍是制约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银行即使同意向这些企业贷款,也会因风险较高而提高贷款利率。这便增加了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导致其负债过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这对其今后的融资活动和投资活动都造成一种恶性循环的影响。
第四,缺乏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企业中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很多实行家族式管理,任人唯亲,接班人世袭。掌握财权的会计不是投资者本人,就是投资者的近亲,这已经在管理模式上形成很明显的弊端。而这些会计任职者往往缺乏应有的会计专业知识,有的甚至连初级职称也不具备,职业胜任能力令人担忧。这样的企业在小规模经营时或许还行,但在群雄林立的市场竞争中则很难实现做强、做大、做优的目标。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子系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环节。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趋于成熟,投资者对于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也越来越严。没有规范的财务管理体制,就不可能达到利益各方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要求,也就必然导致企业无法在这样的市场政策环境中生存发展。破产与持续经营只是一步之遥。一个企业如果不重视财务管理,导致财务状况恶化,丧失财务支付能力,最终都会走向灭亡。
(财会信报 2007.11.26)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