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辽宁县乡解困之道
县域经济和县乡财政困难,历来是调控部门头疼不已、经济学家大声疾呼的“痼疾”。一度有经济学家甚至认为“中国部分地区的县域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这绝非危言耸听――前几年,在一些经济中等或欠发达省份,县域经济没有增长点,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发不出工资,进而导致乱收费、乱罚款,上访告状不断……
县域经济困难的症结何在?县里的同志总是抱怨,收入被拿走的太多;但反过来看,中央和各省每年拨给困难县的转移支付资金并不少。为什么上面年年给钱,下面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县乡困难,难道真像古希腊传说中的“戈尔迪乌姆之结”那样,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
象征“亚细亚之王”的“戈尔迪乌姆之结”,最后还是被亚历山大大帝解开了。他没有像无数的能工巧匠那样,去费心琢磨绳子是怎么打成结的,而是直接挥剑,将绳子从中间一分为二。或许,解决县乡困难需要的正是这样的魄力和眼光――找到最根本的办法。
在国家对财政困难县实施“三奖一补”的大背景下,辽宁似乎找到了解决县乡困难的“亚历山大之剑”:它不在于上头多给钱――那只能保运转,不能从根子上促发展,搞不好还会让大家争戴贫困“帽子”;也不在于精打细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那在目前的管理水平下还很难做到;更不在于政府投钱上项目搞建设――那是走了旧财源建设的老路,结果将给政府留下一堆包袱。
真正的解困之道,就是充分运用财政的调控功能,调动县乡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只能来源于看得见的好处,说白了就是县本级财力的增加。于是,我们看到了在国家实施“三奖一补”的大背景下,辽宁省充分运用奖励、补助、贴息、绩效考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等多种财政手段,鼓励困难县发展经济。惟其如此,辽宁县级财政收入才有了连续三年的高速增长。这些增长不是数字游戏,而是实打实进入国库的资金。
自实施“三奖一补”政策以来,2005、2006两年可说是全国各地县级财政红红火火的两年。而辽宁省早在2003年就出台了省对县的激励补助措施;“三奖一补”出台,对辽宁来说更是如虎添翼。
金人庆部长在刚刚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三奖一补”的资金规模。我们希望,更多的地区能够像辽宁等地一样,手持县乡“解困”的“亚历山大之剑”,为各地的县域经济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