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十大招数
当前一些上市公司典型的财务舞弊手法有以下十招,不一定全面,但却是精华所在。
一、自我交易:不少上市公司设立空壳公司或皮包公司,通过资金运作虚增收入、资产或虚减费用、债务;这些空壳公司实为同一控制人所控制,是实质意义上的关联方。笔者在分析过程中还发现了这些空壳公司一些特点,如名字有一定的规律性,如达尔曼的关联方往往带有“达”或“森”字;查询其工商登记资料,这些皮包公司注册地址往往在同一地方,联系电话甚至也是同一电话,当然基本是打不通;实地调查,你根本就找不到这些皮包公司。
二、 循环交易:一些上市公司经常通过多方交易进行循环交易,如上市公司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给B,B又卖给C,C再卖回到上市公司,这样的财务安排,可以达到既增加营收规模,又可以节税,因为可以取得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上市公司为了将交易做得有模有样,还有虚假的出库单、入库单以及进账单等,笔者发现不少IT行业涉嫌以此虚增销售额。
三、 阴阳交易:一些上市公司开具阴阳发票、订立阴阳合同粉饰交易的真相,*ST源药(行情,论坛)就是这方面造假的典范,这家公司在出售子公司股权时,签订了阴阳协议,使名义的出售价格低于实际出售价格,差额部分作为收入入账;在收购子公司股权时,又通过阴阳协议,使名义收购价大于实际收购价,差额部分也作为收入入账。
四、 填塞渠道:在期末时通过调节经销商库存以调节收入确认金额,科龙就是这方面的典范,最近披露的长征电器主要财务舞弊手法也是填塞渠道,这种会计数字游戏在实务中被广泛运用,很多人不认为是一种财务舞弊,但事实上他可能提前或者推迟确认收入。
五、 不断并购: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黄世忠老师曾在安然、世通事件发生后发出警告:收购兼并是滋生财务舞弊的温床,并提醒投资者注意公允价值容易被滥用的倾向,实际上,不断并购是财务舞弊最强的征兆之一,最近大量的“系”垮台也证明了这一点,不断并购的背后是资金链紧张以及业绩的实质下滑,一些上市公司将并购作为拆东墙补西墙的手段。
六、 会计差错:一些上市公司利用前期会计差错追溯调整的规定,将亏损往前移,典型很多,在会计估计变更与会计差错之间,更多的上市公司选择了会计差错,因为会计估计变更导致的损益要直接进入当期损益。
七、大洗澡:最近某公司2005年报暴出了30多亿元的亏损,这是中国上市公司又一起非常恶劣的大洗澡,而且这也不是上市公司第一次玩这种数字游戏,亏过头实际上是隐瞒净资产,在以后期间可以释放出来作利润。在中国只有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转移,基本上都会玩这招游戏,这导致控制权转移后的公司实际经营业绩基本不可信。
八、报表重组:不少上市公司通过置出不良资产、置入优质资产等方式对财务报表进行清洗,以降低巨额潜亏带来的资产减值或财务造假压力,但实际上,所谓的优质资产往往是虚假的优质资产;此外,一些上市公司通过托管、承包、租赁等方式账面冻结不良资产,这也只能是临时过渡手法,实质上也严重违反了会计准则规定。
九、 隐瞒炒股:炒股并不是上市公司的主业,而且风险也比较高;在牛市时,一些上市公司通过与庄家合作、配合提供炒作素材等方式,投入巨额资金炒作自己的股票,而这些收益是不能见光的,于是通过财务手法粉饰为主营业务收入,东方电子(行情,论坛)就是这种手法的“典范”,最近风传一些绩优股、概念股又在玩这种把戏;而在熊市时,这些巨额资金在股市灰飞烟灭,这时上市公司高管可能要承担挪用资金刑事责任,于是上市公司又费尽心思将这些亏损变成主营业务亏损或者是担保引发的亏损等,如去年安徽一家上市公司总资产只有十几个亿,曝出近十亿元的窟窿,事后认定主要是虚构存货,笔者不相信存货虚构会高达近十亿元,并怀疑这十亿元亏损背后是巨额资产挪作他用最后颗粒无收造成的。
十、现金陷阱:2005年我们发现不少上市公司账面巨额现金(货币资金)不实,我们指控近30家上市公司虚构现金、隐瞒现金受限事实,结果例无虚发,有10多家公司很快就在年报或临时报告中承认做假。2006年是清欠年,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不还将承担刑事责任,一些责任人也被公安机关法办,在这种压力下,不少公司玩隐瞒占资、占资假还的游戏,我们发现了不少隐瞒占资行为。目前,一些上市公司隐瞒借款、隐瞒出具银票、隐瞒担保现象还很严重,这是危害上市公司质量的最大祸患之一。 (全景网络 夏草 2006-8-19)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