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会出现滞胀
■本报记者 张娜
“预计2011年我国GDP增速为9.6%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将保持平稳增长,消费、外贸增长速度将比上年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4月20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1年春季报告》预测,在基础设施财政性投资部分淡出、货币政策转向稳健、“十二五”开局之年地方投资积极性较高等不同因素综合影响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平稳增长,增长速度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2011年我国通胀压力较大,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4.3%。“5到6月份CPI可能达到全年峰值”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研究员表示,“总体上看,我国2011年经济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宏观经济运行仍将保持增长较快、通胀可控的态势,不会出现滞涨。
自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以来,坊间有声音认为,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滞胀期,当前的任务是防止滞胀。但在陈佳贵看来,一季度9.7%的增长仍然不低,而且是从高位回落,属于调结构所需的正常波动,而通胀率上升也是短期波动,随着紧缩性政策跟进,会逐步回落。现在并无迹象表明,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胀压力持续加大有长期并存的趋势,2011年我国经济不会出现滞涨,并且“十二五”期间出现的可能性也不大。”
他同时表示,宏观经济经过多年快速增长,需求旺盛必然加大通胀压力,但随着经济潜在增速的回落,内在通胀压力会逐步下降,有可能在2―3年内把通胀率控制在3―4%,而很多人担心的滞涨风险并不明显。
《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1年春季报告》称,目前通胀压力大与多年经济高增长有关,如果把经济增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需求较平稳,成本就会得到控制。现阶段中国的潜在增长速度在9%左右,只要保持在8%―10%的区间内,通胀率控制在4%之内一般是可能做到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据中国社科院测算,价格翘尾因素对2011年中国CPI的月度平均影响将达2.6%。
中国经济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表示,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抑制通胀,2011年全年CPI有可能超过4%的预期目标。他建议,充分利用当前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时机,调整和完善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方向和实施力度。并且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向保增长、惠民生、促转型、调结构的方向转变。
陈佳贵说,尽管2011年我国有必要也有可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积极”的力度应低于2010年,是偏向稳健的“积极”。一方面要继续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另一方面在实施力度上要比前两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严重时有所减少,以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通胀与防范财政风险之间的平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