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保体系 提升幸福指数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伤有所保——亿万民众的殷切期盼,正逐步变为现实。
过去十年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实实在在地让数亿百姓受益,提升着人们幸福指数。
搭建社保安全网
——过去10年,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百姓获益最多的时期
回顾过去十多年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认为,“这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百姓获益最多的时期。”
为什么这样评价?首先是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形成。十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从国有企业扩展到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从单位职工扩展到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从城镇扩展到农村,填补了多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空白,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
其次,覆盖人群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党的十六大以后到2011年,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每一项社会保险都扩大覆盖了几千万人到上亿人。特别是医疗保险,由于实行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数从十六大之前的1亿多人迅速扩大到2011年的13多亿人,10年增长10多倍。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还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中央财政安排509亿资金,帮助地方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未参保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统筹解决其他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医疗保险问题,受惠群众达到800多万人;将300多万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等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将500多万未参保集体企业和“五七工”、“家属工”等群体纳入养老保险,使越来越多的人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短短的十年间,数亿人被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计划,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胡晓义说。
与此同时,保障水平较大幅度提高,保障和改善了广大群众的基本生活。2005年至2012年,连续8年全国统一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11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每月基本养老金达到1531元,是2002年的2.56倍。医疗保险报销的“封顶线”随职工工资水平提高而迅速提高,特别是新医改后,“封顶线”又提高到职工平均工资的6倍。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生育保险待遇以及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也同步提高。保障水平的稳步提高,保障和改善了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
深化改革不停步
——改革要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既要不断满足群众的合理诉求,又防止“泛福利化”倾向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基本建立了起来,但改革的步伐仍不能放慢。“改革已渐进深水区,原有的矛盾还没有彻底解决,新的矛盾又在凸显,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改革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胡晓义表示。
城镇化提速,要求加快打通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转换路径。迎接人口老龄化高峰,要求增强我国社会保障的资金支撑能力。就业方式多样化,对社会保障管理方式和手段提出了新要求。最大的挑战,则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老百姓对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的诉求总体趋于解决,更加多样化的目标诉求,比如公平化的诉求、便捷化的诉求、安全性的诉求逐步显现。
胡晓义认为,稳步推进社会保障改革,要把握好几个重点:一是增强公平性。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而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公平正义诉求愈益强烈。当前,应把增强公平性放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首位,实现各类群体的全覆盖,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总体水平,着力缩小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特别要注重“机会公平”,在做出适当普惠式制度安排的同时,加强社会保障的激励约束机制,明确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的责任。
其次是适应流动性。他介绍说,现在全国每年新增1000多万农村人口转到城镇就业和定居,同时有上亿农民工在城乡间频繁流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必须着力解决地域分割、分散管理、资金结存苦乐不均的矛盾,遵循大数法则,发挥大范围共济和防范风险的功能。
此外是保证可持续性。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既需要着力解决现实突出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又需要着眼长远,实现社会保障制度长期、稳定运行。
胡晓义认为,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给中国一个重要启示,必须合理确定社会保障水平并保持政策的适当激励性,才能实现社会保障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推进我国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增强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意识,既要积极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不断满足群众的合理诉求,又要防止“泛福利化”倾向,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瞻前顾后、协调发展。
基本保障全覆盖
——2020年,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做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到2020年,我国将力争全面建成具有中国特色、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定型和稳定发展,做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胡晓义解释说,这其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人人享有,二是基本保障。人人享有意味着全覆盖,不分城乡、不分年龄、不分职业。基本保障意味着保障水平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提高。
围绕这一总体目标,我国将在哪些方面加快推进改革?
“今年底我们将实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这会是一项了不起的跨越。”胡晓义说,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近几年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一大创新,受到百姓普遍欢迎。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2012年实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作为当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确保这两项重大惠民制度年底前在全国普遍实施,进而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
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在未来几年将继续有所提高。胡晓义透露,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目标已经明确,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也要实行省级管理。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在实现地市级统筹、省级调剂的基础上,逐步向省级统筹迈进。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步伐将加快。目前的改革设想是,把新农保、城居保这两项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实施,逐步归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同时研究制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不同制度之间的衔接办法,逐步打通城乡社会保险制度之间的转换路径。
未来几年社保领域的另一项重大改革是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胡晓义介绍说,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制度改革滞后,带来人员流动受阻、部分单位无法确保正常待遇发放以及“双轨制”导致相关群体攀比等矛盾。今后要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础上,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研究推动机关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很多人关心,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的提高能否有制度保证?胡晓义说,今后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各方面承受能力,建立与收入增长、物价水平提高等因素相联系的社保待遇逐步提高的正常调整机制,使保障水平持续、有序、合理地增长,让百姓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任务艰巨。但我们有信心迎接挑战,全面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胡晓义表示。
老有所养乐陶陶(基层看社保·百姓故事)
【故事一】
“养老金年年都在涨”
主人公: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马府街社区居民贾银兰
退休20年、已经年届古稀的贾银兰如今是位“铁杆义工”,打扫公共卫生、挨家入户核对户口时能看到她,为灾区同胞捐款捐物能看到她,除夕之夜在社区的巡逻队伍中也能看到她。“正因为社会保障做得好,我现在老而无忧,才有余力去发挥余热。”贾银兰说。
20年前,贾银兰从当地一家国营水泥厂退休。“刚退休那会儿,月工资只有121块钱。”回首过往,她向记者“诉苦”,由于企业效益不好,她退休快10年时厂子倒闭,比她晚退休的老伴儿原是厂里的科长,养老金也只比她多100来块钱。生计所迫,她和老伴儿双双退而不休,看大门,做买卖,又“苦”了10年。
从1996年开始,江苏就持续上调企退人员的养老金水平。据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处处长李丽琴介绍,到2012年,南京已是连续4年按基本养老金的10%上调。从今年1月起,贾银兰的养老金突破了2000元,涨到2015.4元。“几乎年年都在涨,政府在想着我们呢。”贾银兰觉得很知足。
养老金逐年上涨的同时,医疗保险也已经覆盖了门诊、住院和大病范畴。2004年7月间,贾银兰突发心肌缺血,住了34天医院,医疗费花掉6000多元,“因为有医保,自己只付了2000多元”。
【故事二】
农民也享受“退休待遇”
主人公:广东省新兴县新城镇农民陈慧琼
“我和老伴都超过60岁了,不用自己缴一分钱,每个月就能领到55元养老金。” 4月25日天气晴朗,广东新兴县新城镇南外社区的紫荆花开得正好,68岁的陈慧琼老人高兴地对记者说,真没想到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能享受“退休待遇”。
据了解,新兴县是广东省14个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试点县之一。截至2012年4月,新兴县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82593人,参保率为96.91%,已享受待遇54238人,参保率走在全省的前列。
陈慧琼老人告诉记者,她一家5口,就有4个人参加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听村干部说,新农保政策很灵活,早入保,实惠更多,现在我们家4口人都参保了,虽然小孙子还在读书,但我们也打算今年就帮他入保。”
“以前养儿防老,现在国家帮我们搞新农保,政府还给补贴,让我们这些农民今后养老不愁。”陈阿婆说,“现在每个月自己有55元的养老金,虽然不多,但基本花销还是够的,自己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不用再伸手向儿子儿媳要了,孩子们也能安心地在外打工,不用为我们牵肠挂肚。”
社保改革大事记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社会保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为发展工伤保险制度确立了基本的法律框架。
●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到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调整个人账户规模和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扩大做实个人账户试点。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目标。
●2007年,党的十七大要求“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入了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线的全面覆盖、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2007年,我国开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一老一小”有了医疗保障。随着居民医保的迅速推开,以及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在全国普遍实施,我国从制度上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对城乡居民的全面覆盖。
●2009年,新农保试点启动,我国农民在60岁后首次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保障。同年,各地区全部建立了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颁布,国务院修订了《工伤保险条例》。社会保障领域的法律法规更加完善。同年,实施了职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社会保险关系首次实现了跨省区的顺畅转续。
●2011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启动,填补了养老保险制度最后的空白。
●2012年,国家提出了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到年底实现制度全覆盖的目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这两项制度,将标志着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制度都建立起来。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
相关文章
北京社保缴费基数上限达14016元 (2012-04-11 17:51:50) |
社保最热门 呼吁取消养老金双轨制 (2012-02-29 16:55:50) |
人保部:社保基金入市暂无时间表 (2012-02-24 17:23:57) |
社保基金管理与投资应有新思路 (2012-02-23 16:52:37) |
强征五险引发降薪裁员危机 企业负担加重社保费率须降低 (2011-12-09 10:12:44) |
国务院发布社保管理草案 拟强制企业缴纳五险 (2011-11-16 09:29:42) |
外籍员工须缴社保 高成本倒逼外企本土化 (2011-10-25 11:28:27) |
全国新农保和城镇社保参保人数达2.35亿 (2011-10-24 09:42:26) |
专家点评四种个税算法:社保与公积金如何计税? (2011-09-01 09:37:19) |
江苏将社保税费教育交通等逐步“一号通” (2011-08-25 09:55:48) |